相比传统LED显示屏,小间距显示屏的门槛更高,因其对技术、资金、产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,企业的投入必然加大,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涉及小间距业务的企业,多是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企业,尤以上市公司为突出,如:洲明科技、利亚德、艾比森等,这也是先在业内打出小间距概念的一批LED企业,也凭借小间距概念股在资本市场冲锋陷阵,并因此尝到不少甜头。据笔者了解,洲明、利亚德在2015半年业绩榜中均处于领涨地位,而艾比森涨幅虽不及二者,但近两年借小间距之东风突飞猛进也是事实,单凭去年冲破IPO重重关卡,成功上市并股价飙升的事实就足以证明。小间距,顾名思义就是间距较小,从LED自发光显示的原理来说,点间距变小,就意味着图像显示单元的密度变大,毫无疑问显示的图像就更清晰了,这就是小间距显示屏能够战胜传统显示屏的根源所在,就像移动电话从初的大哥大变成现在超薄、炫酷的智能化手机一样,这就是产品的迭代升级。产品升级必然是技术升级的驱动结果,没有技术工艺的进步,产品升级也就无从谈起,假如原来一平方米的显示屏只能放1000颗灯珠,现在的小间距每平方米的灯珠数量必然是成倍增加,这样才能保证点间距的密度,不仅如此,还要考虑高密度下的 散热、死灯、拼缝及亮度调节等诸多问题,这就是对技术的考验。
从目前市场上的小间距产品来看,P2.5、P2.0、P1.6、P1.5、P1.2层出不穷,甚至P0.9、P0.8、等更小间距产品都开始进入量产阶段。对比2014和2015上半年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出, P2.5逐渐常规化,销量占比有所下降,P2.5特别是P2.0以下的小间距产品,销量逐渐走高,说明市场越来越倾向于更小间距的产品。
大的显示屏企业通常都具备自己的资源优势,如利亚德作为北方的LED上市企业,天时、地利因素占据了军工资源优势,而洲明、艾比森等企业起于繁华的珠三角,在产品供应链上具备一定优势。据洲明研发人员透露,他们早就开始实行采购批量化,这样不仅保持了稳定的供应问题,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要享有批量采购的优势,加之生产过程中严格的成本管控,成本一旦下降,产品在投入市场的时候就具备了一定的价格主动权。
正因为技术进步、成本控制等因素,小间距产品的价格不再高高在上,而是来越亲民化,因此,市场的接受度和需求度也大幅提升,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,逐步从公共领域(安防监控中心、调度指挥中心、信息中心、演播中心等)向民用领域渗透。
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,笔者认为,小间距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于LED显示屏,它可能会搭互联网、物联网的快车,成为互联网的载体。小间距产品具备无缝拼接的优势,产品的大小不再受到限制,那么人与屏实现互动的可能性就越大,一旦达成这种互动,并且当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的时候,人与人的距离也就越近,新的沟通方式就可能因此而诞生。
当小间距应用在大型荧幕上时,及时性的互动将小间距突破一个简单的显示屏的框架,从而赋予其更丰富的意义。曾有人是这样看待小间距显示屏的:“不应该仅仅满足显示的需求,应该还有更多一层的可能,我们一直往下走的原因,就在于它不仅仅止于小间距显示屏的概念。如果只是单纯地显示广告,任何规格的显示屏都可以做到。”
中恒小编认为,不管未来小间距如何发展,没有今天以及之前的其他产品作为基础,也就不会有如今的小间距显示屏的,这也说明了LED显示屏行业不能停留在原本的基础上固步自封、一成不变,随时随地的要跟紧时代的潮流,与时俱进,时刻要有创新精神。

五河县政府P1.53
庐阳分局P1.53
淮南交警大队室内P1.66全彩显示屏
移动通信P1.6全彩显示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