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ED全彩显示屏的工作当中,驱动IC的作用是接收符合协议规定的显示数据(来自接收卡或者视频处理器等信息源),在内部生产PWM与电流时间变化,输出与亮度灰度刷新等相关的PWM电流来点亮LED。驱动IC和逻辑IC以及MOS开关组成的周边IC,共同作用于led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并决定其呈现的显示效果。
LED驱动芯片可分为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两种。
所谓的通用芯片,其芯片本身并非专门为LED而设计,而是一些具有LED显示屏部分逻辑功能的逻辑芯片(如串2并移位寄存器)。
而专用芯片是指按照LED发光特性而设计专门用于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。LED是电流特性器件,即在饱和导通的前提下,其亮度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,而不是靠调节其两端的电压而变化。因此专用芯片一个大的特点就是提供恒流源。恒流源可以保证 LED的稳定驱动, LED的闪烁现象,是 LED显示屏显示高品质画面的前提。有些专用芯片还针对不同行业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功能,如具备LED错误侦测、电流增益控制和电流校正等。
驱动IC的演进:
上个世纪90年代,LED显示屏应用以单双色为主,采用的是恒压驱动IC。1997年,我国出现了首款LED显示屏专用驱动控制芯片9701,从16级灰度跨越至8192级灰度,实现了视频的所见即所得。随后,针对LED发光特性,恒流驱动成为全彩led显示屏驱动的,同时集成度更高的16通道驱动替代了8通道驱动。20世纪90年代末,日本Toshiba、美国Allegro和Ti等公司相继推出16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,21世纪初,中国台系企业的驱动芯片也相继量产和使用。如今,为了解决小间距led显示屏PCB布线的问题,一些驱动IC厂家又推出了高集成的48通道的LED恒流驱动芯片。
驱动IC的性能指标:
在LED显示屏的性能指标中,刷新率和灰度等级以及图像表现力是为重要的指标之一。这要求LED显示屏驱动IC通道间电流的高一致性、高速的通信接口速率以及恒流响应速度。过去,刷新率、灰阶以及利用率三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,要保证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二的指标能够较为优异,就要适当牺牲剩下的一直两个指标。为此,很多LED显示屏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两全其美,要么是刷新不够,高速摄像器材拍摄下容易出现黑线条,要么是灰度不够,色彩明暗亮度不一致。随着驱动IC厂商技术的进步,目前已经在三高问题上有所突破,已经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。
在LED全彩显示屏的应用中,为了保证用户长时间用眼的舒适度,低亮高灰成为考验驱动IC性能的一个尤为主要的标准。
驱动IC的趋势:
1、节能:

五河县政府P1.53
庐阳分局P1.53
淮南交警大队室内P1.66全彩显示屏
移动通信P1.6全彩显示屏